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动态信息>工作动态

安义生态环境局:科技赋能添翅,精准执法增效

来源:安义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11-22 20:47:04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义生态环境局在面对日益繁重的环境监管任务,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坚持污染防治攻坚力度不减、方向不变,着力提升精准、科学治污水平,多举措强化科技技术装备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添上科技的翅膀。

人防+技防、精准布网,精准执法提效。

为强化污染源监管,重点涉水(气)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全部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和视频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出现超标等数据异常情况,平台第一时间以短信通知的方式推送至执法人员依法调处。园区污水主管网排放路径,加装了污水在线监控,掌控片区企业进入主污水管网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可精准摸排、增效减负,避免工业企业超标排放和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的发生。

2022年春节前夕,园区主管网在线监控出现了异常超标数据。执法人员通过分析超标因子数据,按照片区排查溯源,迅速发现某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立案处罚35万元,同时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部门,对涉事人员予以行政拘留。“这次事故是我们对工人管理上存在的疏忽,不是你们告知我们都没有发现……以后一定要加强管理”涉事企业负责人表示到。

“以前涉水企业在线监控数据是正常的,但是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偶尔会出现超标的情况;为了排查,总是不分日夜、刮风下雨,一家一家的排查,一个片区一个片区的排查,排查难度很大。现在我们在主污水管网上加装了在线监控,通过划片区的方式排查,能够有效溯源,精准排查范围。对那些通过暗管排放或者偷排等恶意违法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监管压力越来越大,提高科技手段,人防+技防的能力提升,使得辖区恶意排污的违法行为大大减少。”安义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杜文超介绍到。

人防+技防、装备支撑,科技赋能添翅。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南昌市生态环境局为解决基层日常执法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窘境,配发了便携式红外热成像仪等三套便携式检测设备。自购了无人机、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PID)、X-γ辐射剂量率仪等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辐射安全等方面的高精尖执法装备。

某企业周边居民经常遭受异味侵扰,为精准排查污染源,执法人员带着便携式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总烃分析仪对该公司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储罐、法兰等部件逐一进行排查,顺利查到了2个泄露点。执法人员责令企业立行立改,及时完成了整改。

移动执法装备的应用,既为执法人员精准发现问题、解决了周边居民异味扰民的现象,也为企业解决了原辅材料泄露导致的经济损失,挥发性有机物泄露造成的大气污染等问题。同时按照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求,安义生态环境局已启动测距仪等更多便携式执法装备的采购程序,以便日后在环境监管执法过程中,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增效,去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改变以往“用手摸、鼻子闻,以身试废”的落后局面。

人防+技防、科技监管,打开监管新局面。

环保黑烟车智能电子抓拍系统的建设,有效强化车辆大气污染物监管,嫌疑车辆信息数据直接发送至交警部门核实处理。利用铁塔、较高建筑物建设高空瞭望系统,强化秸秆禁烧、火点巡查新型监管模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控系统的使用,对我县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提高了有效保障。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实时掌握空气质量;城区颗粒物雷达定点扫描设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的建设和利用,利用高精尖技术装备,能够实时掌握各区域内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分析区域的污染特征,精准锁定区域污染源头,从而掌握大气污染分布状况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同时根据雷达扫描出的疑似污染源热点,推送至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排查,精准定位,及时处置。高科技自动设备的综合运用,织密了生态环境科技监管的新局面,我县空气质量PM2.5、PM10指标,连续4年省市考核双二级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2年,安义县获评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高荣誉。

下一步,安义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扛实责任,创新举措,强化落实,提高效能,进一步强化科技装备在环境执法及监管活动中的应用,有效利用科技手段精准执法,强化“人防+技防”的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信息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