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信息>五型政府建设

安义县“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2022年第10期)

来源:安义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5-31 11:33:00


【领导动态】

1.5月23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南昌)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企业考察团在我县考察南昌工业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骆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南昌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陶光利及县领导刘志伟、赵伟出席交流座谈会。

会上,考察团成员企业认真观看了安义的招商宣传片,并详细听取了安义县相关情况介绍,双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南昌)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的规划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情况进行了互动交流。

罗国栋表示,希望在工业控股集团和市驻深办的“牵线搭桥”下,大湾区企业家们与安义能进一步深化交流,搞好对接,最后促成合作,推动该项目在安义落地。安义也将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高效的作风,主动做好贴身服务,让企业家在安义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2.5月27晚上,县长罗国栋主持召开安义县“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工作调度会。县领导叶飞、刘志伟、刘彬、赵伟、万飞、胡志娟、胡细珍出席会议。

会上,参会单位围绕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暨“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安义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要明确主攻方向持续做好壮大市场主体总量、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稳产保供等工作,切实为企业、重点项目纾困解难。要加强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实时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促进县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强省会”战略。要对标对表、狠抓落实,聚焦优势产业促发展,明确短板弱项优循环,以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决心,全力以赴推动各项经济工作落地落实,确保安义县顺利实现“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目标任务。

【部门风采】

1.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纳入“强省会”政策。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推动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建设”。安义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六个江西”、市委“一枢纽四中心”发展目标,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工作要求,拼争全省职业教育“第一高地”,奋力建设职业教育先行县,形成一批与南昌产业密切相关的优势专业、科教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成为南昌职业技术人才集聚区,江西高端劳动力“蓄水池”、中部地区职业教育“新高地”(职教城管委会

2.三抓手架起政企“连心桥”。一抓队伍建设。加强特派员组织管理,设立特派员工作组46个,做到231家规上企业“一个不落”、特派员“一个不少”。二抓宣传调研。宣传《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政策》等惠企政策,发放政策汇编200余份,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及融资等诉求148个,解决企业融资贷款近5千万元。三抓诉求解决。设立金融帮扶、政策兑现、政务服务3支服务保障团及1个考核考评组,每季度进行三团联合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并销号管理,目前已办结企业诉求81个。(县科技工信局)

3.三个“有力”真情服务退役军人。一是工作机制有力。出台《退役军人信访稳定联动工作机制》等方案,妥善处置退役军人信访稳定事项,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通过带案下访、会商研究等方式化解矛盾。二是困难帮扶有力。落实常态化联系制度,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设立法律援助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截至目前,已5641名退役军人提供“上门办理”“一次不跑”等服务。三是正向引导有力。推行“尊崇卡”,建立“荣誉能量站”,组建“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洪城红”退役军人应急队,今年以来共125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全县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志愿服务230余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4.创新教育举措赋能产业发展。一是县校共建创一流学院。与南昌职业大学签订共建“铝材门窗学院”协议,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定“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目标,截至目前共为园区输送178名铝型材人才。二是产教融合输专业人才。推行“专业知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企业“订单班”,积极引导毕业生本地就业,截至目前75%的毕业生实现园区就业,培养高级技术骨干20余名。三是惠企纾困亮教育服务。优化园区学校教育资源,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支持安义五小扩建、安义五中提质项目,新增优质学(园)位1080个,通过全省统招、定向师范培养等渠道配齐配优园区学校师资。(县教体局)

5.多点发力“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一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保障项目电水气、防疫物资等要素供给,组建项目推进专班,按照时间节点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已安排重大重点工业项目54个,累计完成投资61.7亿元。二是“连心行动”解难纾困。开展企业连心”行动,解决资金周转、货车通行等问题80余个。加大财园信贷通等金融支持力度,已为园区80家企业审批财园信贷通贷款4.56亿元、为12家铝型材企业审批政商产业贷贷款9300万元。三是转型升级助企发展。推动铝型材等重点产业链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小型企业,利用“财园信贷通”等融资平台缓解企业压力,2022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5.95亿元、税收2.81亿元,211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85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

6.打响贯通工程征迁第一枪为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畅通城区微循环,龙津镇秉持“白+黑”“5+2”的奋斗精神,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提升标准抓推进、坚持原则抓推进,坚持一户不剩、一事不留、一天不拖“三个一”工作标准,全面启动、推进向阳路、花园路贯通工程征迁工作,同时成立拆迁工作专班16个,分成房屋征收签约技术组、房屋认定组、土地征收和规划建设组8个工作组为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此次贯通项目涉及征迁户85户195人,56栋主体房屋8276平方米,附属房屋45栋1939平方米截至目前,已与村民签订拆迁协议62户,交房58户,拆除58栋。(龙津镇人民政府)

【经验分享】

创新引领 水润民生

安义县做活“水文章”绘就新画卷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水美乡村建设,实现“河畅、安全,水清、景美,宜居、活力”的目标,安义县抢抓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机遇,坚持创新规划、创新推进、创新项目,统筹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一是创新规划布局,高频调度解难题。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在实地勘踏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三区四河,多点引爆”的总体布局,重点治理京台南港、京台北港、朱桥河、东阳港4条水系。工程治理范围涉及鼎湖、黄洲等5个乡镇,治理河道总长75.83千米,河湖水系连通长度28.08千米。二是推进项目申报。结合县城相关治理规划,依托安义自然优势,以生态理念谋篇布局,在4条水系选择“生态治理”“工业文明”“文化旅游”等不同治理主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打造东阳湿地、古村逐源、朱桥沁林等25个治理示范点,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试点申报工作夯实基础。三是坚持高位调度。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双领导小组组长,同时组建工程建设项目部,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建立周例会工作机制,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共召开44次专题会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关心的机耕桥改造、门塘整治、电灌站改造等惠及民生问题110余个。

二是创新推进机制,多方联动聚合力。一是压实责任。对照任务“进度图”、具体“施工图”,严格督导施工方分片区倒排工期,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将东阳、鼎湖、石鼻等乡镇划分为3个片区组,明确各片区组工作职责分工,确保项目全线同步快速推进。二是考核督战。入选试点县以来,项目以各片区组为单位开展3次“五比促提升”活动,充分调动各片区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建设项目部定期考核督查,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协同监督机制,紧盯项目实施每个关键环节,在追赶进度的同时全力保证项目质量。截至目前,该项目已高质量完成70%的工程量。三是党建引领。促进“党建+项目”特色融合,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将建设项目部和参建单位党员纳入其中,实现党员干部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做到党建进工地、引领促发展。成立清廉项目部,强化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从业人员监督,筑牢廉洁从业防线,与参建单位签订廉政合同与保密协议,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用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

三是创新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增福祉。一是聚焦项目创新。项目围绕“多彩山水,画里安义,赣商故里,地安人义”的美好愿景,打造极具安义乡愁和生态诗韵的幸福河湖,例如京台片区项目以安义县古村群为中心,通过水系连通,串联周边村落、水库、农田、河流,形成“一心多点”的旅游布局,深度挖掘水文化、提升水景观,构建7处人文景观节点。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5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将朱桥村、雷彭村等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融入水系连通项目。落实首个水利类政府专项债1.6亿元,争取到市级1000万元保障项目资金,通过水陆共治、完善资金配套、丰富项目业态、实现水美乡村建设目标。三是促进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河道清淤、护岸建设及堤防加固,强化河道行洪排涝功能,涉及灌溉面积共6.52万亩,预计项目运营期内灌溉效益总计1012.75万元。在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改善水生态环境和解决旱涝不均的同时,有效提升全县农业用地灌溉条件,增强全县水利服务功能及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县水利局)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