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信息>五型政府建设

安义县“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2022年第18期)

来源:安义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9-29 11:53:00

【领导动态】

1.9月27日,全县申报十大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工作调度会召开。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主持,县领导张祖青、晏洪海、刘彬、万飞、黄书川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十大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备选项目申报要求,通报了全县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等领域项目申报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的项目申报作了安排部署。

罗国栋强调,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是一项利好政策、利民政策、惠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的紧迫性、责任感。要应挖尽挖,应报尽报。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年终目标任务,读懂吃透政策,按照支持领域,逐个排查过筛,落实项目清单,严格审核把关,确保项目按时上报无遗漏。

2.9月26日上午,县长罗国栋实地调研各在建、在售房地产企业工作。副县长刘彬等参加调研。

罗国栋一行先后来到华荟嘉苑、建工公园壹号、赣电城、绿地安南小镇项目现场,实地察看工程建设进度,详细听取相关工作汇报,仔细询问资金保障、销售方案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国栋强调

罗国栋强调,“保交楼”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向上级寻求帮助,紧盯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快速推进。抓紧、抓牢重大节假日“黄金销售期”。制定科学有效促销方案,提活力、升人气,激发楼盘销售潜力。推动在建项目加快施工,停工项目尽快复工,确保按时按质交楼。要坚决扛稳“保交楼、稳民生”社会责任,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持续强化政务服务。不断完善监管机制,齐心协力、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切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期交付。

【部门风采】

1.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整合祠堂、仓库、民房等资源,在村(社区)打造颐养之家,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颐养之家141个、惠及老人4500余人。对每个颐养之家场所建设补助资金8-20万元,对县福利院和10所敬老院进行适老化提升和消防改造,现已扩增护理床位100余张。投资了80余万元用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预约上门、助洁助餐等线上线下服务,目前该平台已累计呼出电话14930余次。(县民政局)

2.多措并举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一是迅速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启动IV级抗旱应急响应,成立5个督导组,组建24支抗旱技术服务队、3支抗旱救灾服务队实地调研灾情,累计出动6444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旱抗旱工作。二是着力做活全县抗旱“水文章”。采取架设临时水泵、打机井、管道延伸等工程措施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从外河引(堤)水748.81万方,解决1.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2022年全县共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损失5812余万元。三是主动打出抗旱救灾“组合拳”。安排抗旱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增打抗旱井、添置抗旱设备、疏通灌溉渠道等,截至目前,共投入抗旱设施机电井162眼、泵站353处、机动抗旱设备1130套,修复渠道14.85千米、清淤疏浚56.8千米。(县应急局)

3.开展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审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创新分组模式,提高审计效率,本年度地方财政收入计划12亿余元,增长6%,实际完成14亿余元,完成计划的112%,比上年同口径增长了18.8%。关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三保”等重点领域和项目,共审计我县2021年民生支出30亿余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保障各类民生支出;审计“三保”等支出超10亿元,确保各项重大政策部署落实到位。运用走访座谈、实地察看、查阅账目等方式多角度了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过程中,共发现5项主要问题,已将问题反馈给相关单位,强调后续开展审计整改工作。(县审计局)

4.三举措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一是思想上“紧”起来,完善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每日调度制度,确保防火工作抓到实处,截至目前已在重点区域安装防火警示牌40块、张贴禁火令80张,共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100余张。二是行动上“实”起来,严格火源管理。组建51人的巡查队伍,对西山岭沿线进行不间断防火巡查,安排8人值守重点卡口岗亭,严禁火种进山,对桃一、桃二等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上门开展工作,代保管打火机、火柴等火源。三是措施上“严”起来,严肃追责问责。对西山岭沿线村庄所有进山小路安装挡板8块,实现硬隔离。采取“交叉互检”方式对重点卡口进行督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一经发现燃烧秸秆,立即进行劝诫并严肃追责问责。(万埠镇人民政府)

5.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以路域、村庄为整治重点,明确整治内容、标准、时限等,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解整治任务、夯实治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工作局面。开展观摩学习互评互改,提倡“疏堵结合”,截至目前共拆除围墙3000余米、残垣断壁260余处,清理废旧房屋50余户,清理拆除乱搭乱建330余处,出动挖机120台次、运输车23辆,清除路边杂草92.3公里。组织镇村干部实地督导检查、查漏补缺,截至目前共发现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家禽散养等问题55个,已督促整改到位52个,确保路域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提升。(东阳镇人民政府)

6.“四度”提升信访工作能力解民忧。一是开展夜访,让信访工作有“力度”。依托“萤火虫”夜访活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访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共收集办结群众意见建议62条,满意率100%。二是贴近群众,让信访工作有“温度”。成立由6名退休村书记组成的“老支书调解队”,推动信访工作从末端处理走向源头治理,已成功调解各类问题44个,调解成功率高达98%。三是畅通渠道,让信访工作有“广度”。开通主要领导开门接访、“老支书调解队”进门约访等渠道。今年以来,接待来访群众50余人次、进村走访接访10余次。四是精准培训,让信访工作有“深度”。每月不定期举办综治干部和村治保主任业务培训,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实战提高年轻干部信访工作能力。(长埠镇人民政府)

【经验分享】

安义县积极实行“交所融合”机制改革

推进警力资源优化配置

为有效破解农村社会治安及交通管理薄弱的难题,安义县公安局结合县域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融”字上做文章,融思想、融警力、融职责、融业务、融服务、融科技,率先在全市开展融警机制改革,实现了“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联勤联动、联建联治”。

一、创新思路,明晰融合路径。一是凝聚思想共识,坚定融的决心。按照省厅、市局“交所融警”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该县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广、通行里程达1500公里,但警力明显不足的实际,在机构、编制、人员不变的前提下,反复论证、充分调研,优化整合基层交所警务资源,竭力推动解决条块分割、警务覆盖面受限等问题。二是调整规划布局,奠定融的基调。将全县划分为鼎湖、石鼻、万埠三个中心网格,三个交警中队整建制并入派出所合署办公,交警中队长进入派出所班子,其他派出所增挂“交通管理队”牌子并至少配备2名交通警察、3名交通辅警,实现两警整合、业务融合,盘活警力资源、提高警务效能,缓解警力不足。三是完善制度体系,敲定融的方向。制定《安义县公安局深化交所融合机制改革工作十项措施》,规范职责权限、绩效考核等制度。针对融警后岗位调整、职能增加、职责变化的实际,强化派出所和交管业务的双向培训,目前已有59名民警取得交通事故处理初级资格。

二、警务再造,打通融合壁垒。一是在流程上整合。明确派出所负责一般交通事故的接处警、调查处理以及文明交通治理等职责,交警中队一同承担社会治安管理、打击整治等任务,增强中心乡镇派出所的交通管理“辐射力”。全县交通事故警情由县局指挥中心统一派警,交通事故警情一律由属地派出所首接,就近处警,解决出警慢、见警率低等痛点、难点问题。二是在业务上结合。破除职责藩篱,将驾驶证有效期满换证、简易程序处理不记分的轻微交通违法等18项简单高频交管业务下放至派出所办理,同步开通交通事故网上办理权限,方便群众“就近办”,助推“融合互通、一警多能”阔步前行,截至目前已办理交管业务1450余件。三是在数据上聚合。强化警务数据汇集互联,融合图侦、网侦、信息采集等平台和技术手段,高度整合高清视频、电子卡口等实战资源,大力推动智慧云眼、智慧旅游交通二期等科技应用成果共建、共享、共用,实现派出所和交警中队资源、手段互通共融。

三、联动共治,彰显融合效能。一是警队内生动力提升。民警从“各自为战”变为“所队联动”、从“专司其职”转变为“多元合成”,通过科学用警、一警多用大幅降低工作强度,值班模式由“三班倒”转为“四班倒”,民辅警工作热情和激情全面迸发,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二是社会管控水平提升。发挥所队整体作战优势,治安巡逻和交通巡查结合、基础管控和社会治理衔接,有效提高农村地区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2022年全县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21%,传统侵财犯罪发案同比下降67%,在汽车保有量、道路交通里程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头盔佩戴率达80%,文明交通指数排名全市前列。三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通过融警改革,全县处警速度提高70%,处警时间缩短25%,今年以来因交通事故处置不及时引发的“民转治、民转刑”案件发生率为零。近年来,该县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始终稳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县公安局)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