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专题信息>五型政府建设

安义县“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2022年第17期)

来源:安义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9-16 11:52:00


【领导动态】

1.9月5日上午,全县“五上”企业、市场主体培育推进工作会召开。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主持,县领导叶飞、刘彬、赵伟、黄书川出席会议。

会上,罗国栋听取了相关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罗国栋要求,要抢抓时间,推进目标任务。相关行业部门和属地乡镇要充分认识到“五上”企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紧迫性、专业性,按照时间节点,把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责任落实到人,扎实推进,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要量质双升,打造“雁形梯队”。从持续做好企业“招大引强”、分级分类培育帮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着手,推动形成“头雁领航、雏雁丰翼、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全面促进我县“五上”企业、市场主体培育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要协调联动,形成组合效应。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部门协调联动,主动形成各项共识,强化做好上门走访、政策宣传、服务支撑等工作,为做好全县“五上”企业、市场主体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2.9月13日下午,县长罗国栋实地督导森林防火、抗旱减灾工作并开展巡林活动。副县长万飞参加调研。

罗国栋一行先后来到东阳镇新华林场,新民乡吊钟村、合水村、新民村等地,实地查看护林防火点,看望一线护林员,听取林业经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查看抗旱取水点,了解队伍力量、作业设备、隐患排查等情况。

罗国栋指出,旷日持久的高温少雨极端天气,让森林防火、抗旱减灾形式愈发严峻,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时刻绷紧森林防火安全这根弦,扛牢责任、夯实举措,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抗旱减灾各项工作。

罗国栋要求,要克服麻痹思想,认清森林防火形势,保持高度戒备,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的思想动员和行动实效,做到人员下沉勤巡查、设备覆盖强预警。要加强水资源统筹调度,科学高效利用水资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再地下”的原则,优化配置生活、生产用水,尽最大努力减轻旱情影响。要深入挖掘林业经济、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协调沟通,形成优势互补,激发生态发展活力。积极探索“产业+生态”的林业立体发展模式,让林业优势资源不再沉睡,让林业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部门风采】

1.我县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首批4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安义县榜上有名。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了“实德”塑钢、“雄鹰”铝材、“虹鑫”铝材等5件中国驰名商标,“安义瓦灰鸡”“珠珞枇杷”和“安义米粉”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2021年底,全县专利授权量达197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7件,商标注册申请359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6405件。接下来,我县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形式,服务发展大局,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推动企业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工作。(县市监局)

2.把准三个“度”助推就业服务提档升级。一是聚力拓宽就业服务“广度”。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及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其他重点群体人员就业,截至目前,已开展百场校招等各类毕业生招聘活动159场;举办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12场,参与企业108家,提供招聘岗位1300余个。二是聚力挖掘就业服务“深度”。落实“应对疫情保主体促就业省“10条”市“12条”,发放就业类补贴207.04万元,惠及4337人次;通过“免申即享”对162家企业实行稳岗返还200.68万元,稳定企业用工4713人。三是聚力构建就业服务“维度”。鼓励“以创带就”,2022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6笔1.42亿元,带动就业人数3016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3期2638人次,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4人次,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11.5万元。(县人社局)

3.全力强攻项目建设。组建了10支专业招商队、31个招商专班,对接洽谈鸿曜科技氮化硅陶瓷轴承、粤港澳大湾区(南昌)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等10个重大项目,目前全县新引进重大项目31个,立项投资额133.5亿元。建立了“挂点县领导、责任单位、工作专班”组成的“三帮一”帮扶机制,提升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14个、开工率88.37%。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出台了15条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已为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238个,兑现省市县惠企纾困政策金额4.69亿元。(县发改委)

4.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一是打造“5G+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结合无人机测绘技术和GIS技术对土地信息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二是打造建材门窗自动化生产线。企业智能门窗自动化程度达到工业4.0标准,可独立完成50-60个门窗系统的加工,现有触摸屏显窗、变色玻璃等智能产品20款、107类。三是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进安义古村、安南小镇等智慧景区建设,创新研发“一码游安义”电子地图智慧导览系统,已录入文旅场所145个。(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

【经验分享】

安义县“加减乘除”出实招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安义县全力落实“解难题、保用工、稳就业、促发展”行动,采取“加减乘除”四项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一、在稳岗就业上做“加法”,为企业“加添动力”。一是紧盯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成立6个惠企连心小分队,结合园区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向企业发放政策宣传册、一次性告知书等,并收集各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52条。二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精准发力保障用工。建立铝型材产业板块企业岗位及用工需求信息常态化共享机制,截至目前共举办人才招聘活动151场,累计邀请2309家铝型材企业参加,提供岗位6.3万个,解决企业用工4137人。三是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优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分类别降低担保门槛,简化贷款申请流程,今年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7亿元,直接扶持个体工商户267户,扶持小微企业20户,大力推广社保一卡通应用,通过社保卡发款239笔5963万元,稳定和带动就业2995人次。

二、在降费减负上做“减法”,为企业“减轻负担”。一是落实用好“政策包”,助企负“疫”前行。落实上级降费减负各项政策,实行免申即享服务,为企业“减负”。2022年以来共为企业减免养老、工伤险费1695万元、失业保险费208.53万元,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二是简化流程抓“减负”,稳岗返还稳就业。对县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简化办理流程,加快稳岗返还审核,确保稳岗返还补贴应享尽享、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返还168家企业稳岗资金201.74万元。三是推进落实失业保障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基本民生功能,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今年以来,共发放失业保险金79人次,发放金额11.44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308人次,发放金额30.8万元。

三、在服务效能上做“乘法”,为企业“乘倍提质”。一是搭建“线上”职业培训桥梁,促进技能提升。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在岗职工和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企业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86次,参培人员达2732人次。二是发挥人力资源产业优势,为企业注入源动力。先后与14个县区达成劳务合作,与十所院校达成校企合作,积极对接伯乐相马、大唐人力、聚才人力等人力资源机构,引进4家人力资源公司、新注册3家培训机构、建立“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6个,填补该县在市场化招工、市场化培训的空白点。三是打造便捷服务窗口,全面实行社保经办一窗受理。建立健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专业审核”工作机制,让企业少跑腿,减少办理环节,缩短办理周期,破除业务专管模式,整合经办窗口,实行综合柜员制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共受理线上业务2800余件,受理线下业务1.7万余件,提供咨询服务2.1万余人次,办结率100%,好评率100%。

四、在消除难点上做“除法”,为企业“除尘布新”。一是转作风提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暨‘小鬼难缠’”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强队伍作风,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开展作风效能督查7次,强化问责追责,畅通企业咨询或投诉渠道,实现阳光监督。二是携手同行,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劳动关系协调员、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新增30户规范用工服务新企业。完成42户企业薪酬试调查工作,鉴证劳动合同420人次,接受劳动者咨询、指导维权280余人次。三是比学赶超提素质,凝心聚力惠民生。运用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开展“双周大讲堂”活动,帮助全体干部职工全面了解当前经济形势、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增强干部职工服务企业、保障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业务部门落实政策、实施服务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县人社局)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