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动态】 1.1月29日上午,第七届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在我县门窗特色产业小镇盛大开幕。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广明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旗钢,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肖云,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庆红,江西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金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江绍龙,江西省商务厅副厅长饶芝新等省市领导、嘉宾,县委书记谭伯乐,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县委副书记叶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熊斌,县政协主席陈伟峰等县领导出席开幕仪式。 罗国栋主持开幕仪式,并在仪式上介绍了安义县第一届建材产业“凤凰奖”评选活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授牌仪式,谭伯乐代表我县接受“中国系统门窗产业示范基地”授牌。 谭伯乐在致辞中说,透过一扇“窗”,看见一座“城”。如今的安义“铝”创佳绩,已是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的重要基地。今日的安义伴“铝”前行,正是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的兴业福地。未来的安义共赢“铝”程,定是铝型材及门窗产业的集聚高地。以“铝”为媒、共赴“铝”约,安义永远是门窗人的家,永远都是铝材人最温馨的港湾。我们坚定承诺,将以最优的环境,让大家在安义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嘉宾朋友们,携手安义、互相成就,共绘合作发展愿景,共创多方共赢的美好明天! 2.1月26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栋主持召开我县在外客商、园区企业家代表新春座谈会。县领导刘志伟、赵伟和客商、企业家代表出席。会上,罗国栋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企业家们的到来表示感谢,鼓励他们多交流多探讨,并听取企业家对安义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罗国栋指出,过去的一年,安义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安义高新园区进位赶超,职教新区学校成功落户,全域旅游精彩呈现,城乡融合连通发展;新的一年安义发展态势将越来越好,全力“拼争‘四个第一’,建设‘五个新安义’”,围绕“八个聚焦”重点,开展“十大突破行动”,大力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更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同时,希望安义在外客商、园区企业家在做大做强自身发展,更要发扬“崇安重义,敢为人先”的安义精神,争当安义经济发展主力军,争做开放发展的领头雁和安义形象代言人,为家乡多作贡献,共同推动安义县高质量发展。 【部门风采】 1.兔年首展铝博会盛大开幕!1月29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博览会在安义门窗特色产业小镇、中国(安义)建材门窗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铝博会按照参展产品种类设置了四个主题展馆,布有标准展位1200余个,展出面积近3.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300余家。活动首日,还举行了2023年江西(安义)铝型材及门窗供需对接推介会、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春季订货暨产融对接会,其中,春季订货会线上线下签约总金额达53.3亿元,现场签约企业24家,签约金额达10.6亿元;政银企合作签约金额达1.878亿元。产融对接会上,我县正式发布了金融新产品“门窗产业贷”,该产品通过“政府+银行+协会”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保证类、无抵押贷款,产品利率原则上不高于LPR+100BP,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500万,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县“五型”办) 2.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年味”。一是运用清单管理,精准监管。对全县16家大型餐饮单位“年夜饭”承办情况开展现场摸排,并全要素对照从业人员健康证、原料索证索票、加工处理、餐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二是明确监管重点,强化治理。加强对大型商超、大型餐饮等经营单位及其食品供货单位监管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食品经营单位予以依法严查,积极化解和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74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33户次。三是抽检技术支撑,监测风险。以农贸市场、年夜饭承办单位、热门餐饮单位、节令食品生产单位等为重点场所,抽检水产品、水果、鲜蛋、畜禽肉等春节常见食品。目前共计抽检43批次,均未发现不合格食品。(县市监局) 3.多措并举守护平安春运路。对辖区客货运企业开展集中检查,及时消除车辆安全隐患,对易拥堵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等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春运启动以来共深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14次,下发了整改通知书7份;排查道路隐患31处,完成整改26处。加强了事故多发、车流集中等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力度,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从严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1月以来,共查处酒醉驾14起,面包车超员8起,货车超载121起。利用全县6处交通诱导屏和8处智慧音柱滚动播放春节出行提示,深入17个行政村开展了“平安春运”“零酒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示群众春运期间安全出行注意事项。(县公安局) 4.多点发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一是坚持源头治理。实行“线上排查+线下核查”监管模式,线上依托省、市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检测覆盖全县13个在建项目。二是开展专项执法。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5次,检查项目工地、各类用人单位450户次。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根治欠薪工作全域网格化监管机制,负责劳资纠纷风险预警和简易劳资纠纷处置,2022年累计办结欠薪案件368件,为203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002.6万元。(县人社局) 5.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项目“三争”见实效。争到了“国字号”“省字号”政策,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项目列入了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写入了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争到了省市重点项目,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项目列入了省大中型建设项目,并连续两年入选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市重大重点项目。争到了政策资金支持,市政府从市级重大重点项目计划资金中安排5亿元用于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项目建设,职教城自来水管网工程成功申办全市首笔农发基础设施基金项目1506万元,并代表南昌市接受了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查组的现场核查。(职教城管委会) 6.三举措促科技创新。一是解资金之难。2022年累计争取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0个、奖励资金765万元,指导艾依家居获得“专精特新”贷款500万元,指导尚通科技成功获得研发费用后补助70余万元。二是扶企业做优。通过“企业连心行动”等方式,常态化入企辅导研发投入、平台建设。目前已有28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南亚铝业获产业联盟中国(中部)铝材创新示范基地称号。三是推合作转化。着力推进与江西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等的科技合作,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生态,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江西安德力高科技有限公司与其它单位合作的“硫酸盐矿相重构-相平衡调控”的锂云母资源高值化清洁利用工艺技术与装备获省科技成果转化登记。(县科技工信局) 【经验分享】 蹄疾步稳求创新 勠力同心谋发展 安义县奋力提高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质量 安义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两会精神,认真按照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决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推动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前该县已连续两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先进县。 一、扩内需、稳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新提升。一是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2023年安排县重大重点项目210个,力争年度完成投资382.85亿元。开展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潦河综合整治工程、龙津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产融对接活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力争2023年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15%,存贷比稳居全市前列。二是大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继续实施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组织企业参与直播带货、“云购物”等消费新模式,做大企业电商规模。大力发展旅游消费,启动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项目建设,做优“旅游+研学”等新业态,举办金花节、端午龙舟赛等特色活动,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增长7%以上。三是尽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持续落实落细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围绕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精心包装项目,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争上级预算内资金支持额度超过2022年,专项债、一般债在债务限额内足额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贷款贴息等应争尽争。 二、强工业、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集群发展做强主导产业。围绕“1+3+N”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铝型材等主导产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加快向汽车轻量化、光伏铝边框等工业型材领域转型,力争铝型材产业营收突破500亿元。加快省三星级产业集群培育步伐,依托晶安高科导入上下游企业,打造锆材料产业园,力争新材料营收达到120亿元。二是数字赋能助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快产业数字化,主攻智慧建材、智慧农业等赛道,开展“5G+智慧工厂”等专项行动,打造一批智能化、数字化示范样板。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智慧家居新经济产业园建设,深化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布局,力争2023年新建不少于50个5G基站,新增150家企业上云。三是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加快铝型材产业龙头企业招引,做到“招引一个,做大一片”。谋划打造专业化招商平台,利用“三企”入昌、“三请三回”、铝博会等平台汇聚优质招商资源,力争全年新引进“5020”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产业项目60个。 三、谋创新、惠民生,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营收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梯次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强劲的科技型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新增20家、瞪羚或潜在瞪羚企业“破零”。二是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改革,进一步压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全面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全年净增市场主体不少于5000户、“五上”企业不少于86户。三是补齐民生实事短板。坚持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稳步推进“一老一小”工作,打造文峰社区嵌入式社区养老市级标杆,推动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试点和颐养之家全面运营,推进托幼一体化,建成县级托幼服务综合指导中心,达到每千人托位不少于3.5个。强化就业保障,打造零工市场和创业孵化基地,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3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10人。(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科技工信局、县政数局、县人社局)